肿瘤的多药耐药性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现在还不能完全阐明。一些特定的miRNA在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细胞中异常表达,通过广泛参与细胞的各个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国内外miRNA研究内容,旨在对miRNA参与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等进行综述。
目的研究乳腺Ⅰ购买抑制剂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乳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乳腺I类切口手术患者2 846例,其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6例,感染率为1. 6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恶性肿瘤、放疗、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切口≥10 cm、切口引流、BMI≥25 k什么g/m~2等因素是乳腺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乳腺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与多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正>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一方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往往会影响患者血液系统的稳定性,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另一方面,VTE不要的存在又使患者病情复杂化,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死亡率。以往普遍认为血栓并发症多见于实体瘤患者,而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VTE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与高危实体瘤不相上下[2]。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类型和疾病负荷、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等均可能增加VTE的发生风险。肿瘤本身的复杂性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增加,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