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利血平可能通过自噬机制调控VSMC的增殖。
目的 观察短波理疗仪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

结论利血平可能通过自噬机制调控VSMC的增殖。
目的 观察短波理疗仪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70例ETR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每日早晚使用保湿霜,治疗组每隔1周进行1次短波理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由皮肤科医生盲态下对患者面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进行评分;NU7441患者对阵发性潮红、灼热及干燥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采用玫瑰痤疮4级评分。皮肤检测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皮肤含水量和经皮水流失(TEWL)值。记录疗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面部红斑、灼热及干燥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灼热及干燥程度评分均较Selleck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毛细血管扩张评分及阵发性潮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皮肤含水量均增加,治疗组增加大于对照组(P<0.05);2组TEWL值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大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短波理疗仪治疗可明显改善ETR患者面部红斑、此网站灼热及干燥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目的 探讨皮温及血红素指数(EI)监测在婴儿皮肤血管瘤(IH)服药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37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IH患者,服药前、服药过程中监测瘤体皮温及EI,与对侧正常皮肤或者距瘤体10 cm以外的正常皮肤进行对照。结果 37例患者治疗前瘤体皮温(37.82±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53±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