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及VECs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

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及VECs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主动脉及VECs中小凹蛋白-1、p65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整体动物结果显示,丹皮酚显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及病变程度,减少内膜增生和血管壁Selleck脂质沉积;明显降低血清中的TNF-α,IL-6,VCAM-1水平;升高主动脉中小凹蛋白-1相对表达量并降低p65蛋白水平(P<0.05或P<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VECs细胞形态,显著降低损伤的VECs分泌的TNF-α,IL-6,VCAM-1水平,明显增加小凹蛋白-1的表达并减少p65蛋白表达(P<0.05或P<0.01);加入小凹蛋白-1抑制剂filipin后,可以显著逆转丹皮酚对炎症因子及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或P<0.01)。该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可以通过上调主动脉血管小凹蛋白-1的表达,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最终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Selleckchem AZD8931因rs5046、rs214858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为临床对房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为房颤组,108例房颤患者为对照组,并提取两组全血基因组,对血管紧张素原基因rs5046、rs2148582多态性位点进行序列扩增,继而对AGT基因这两个位点的扩增序列进行一代测序分析;并对AGT基因的rs5046、rs2148582位点多态性与房颤的患病风险进行关联分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