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组和验证组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获益良好。结论原发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脉管癌栓、Ki-67和ER状态是T1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临床医生制检查细节订个体化的腋窝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MK8776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的病例279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learn more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以及细胞增殖标记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不同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Ki-67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