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①与二氧化硅刺激组相比,不同浓度Egr-1+二氧化硅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水平均下降(P<0.01),且10mg/L组与5,20mg/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浓度IgG+二氧化硅组相比,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008,P=0.438)。②二氧时间化硅刺激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Egr-1+二氧化硅组mRNA表达低于二氧化硅刺激组和IgG+二氧化硅组(P<0.01)。结论:二氧化硅致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增加可能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介导的信号通路而实现。"
“原发性肝癌selleck合成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是外环境致癌因素和自身遗传影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对预防和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5mg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伊drug discovery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患者分为ACEI组47例,依那普利开始剂量2.5mg/d,逐渐加至5mg/d;ARB组49例,用伊贝沙坦逐渐加量至150mg/d;对照组48例,不用以上药物。疗程3个月以上。血管B超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随访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