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研究败酱科败酱属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的根与根茎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抗菌、抗肿瘤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琼脂稀释法抑菌试验和MTT法细胞毒性测试。结果: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1,3,6,8-四羟基蒽醌(1),lunatin(2)Sorafenib供应商,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乌苏酸(4),(+)-nortrachelogenin(5),patriscabrol(6),vibutinal(7),11-ethoxyviburtinal(8),Xanthopurpurin(9),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O-6’-乙酰基)-新橙皮糖苷(10),1,3,6-三更多羟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1),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2)。化合物5、6、10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0.116mol.L-1、7.65×10-4mol.L-1、4.07×10-3mol.L-1,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2.13mol.L-1、3.17×10-HDAC抑制剂4mol.L-1、1.15×10-3mol.L-1。化合物4对链球菌的MIC为2.5μmol.mL-1,化合物5对变形菌、沙门菌MIC分别为7.5、5μmol.mL-1,化合物6对变形菌、链球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5、2.5、1.25μmol.mL-1。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糙叶败酱分得,化合物1~3、5、7、9~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其中蒽醌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发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