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表达情况与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MT1与HDAC1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可据二者表达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
以甲硝唑与二价锰盐为原料合成了锰(Ⅱ)配合物[Mn_(2)(C_(6)H_(9)O_(3)N_(3))_(2)(Ac)_(4)(H_(2)O)_(2)]·6H已经_(2)O,并根据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电导率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和可能结构的推测。利用光谱分析法及黏度法分析对比了配体甲硝唑及其金属锰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者皆以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配体作用力强于配合物。
为明确小豆Va DREB1A在抗锈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时间究分别从小豆基因组DNA及c DNA中克隆了该基因,测序结果表明Va DREB1A无内含子,全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AP2结构域,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Va DREB1A属于DREB/CBF亚家族A1亚类。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发现,Va DREB1A启动子包含乙烯、水杨酸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响应元件。对该基因响应Selleck FK866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侵染的表达分析发现,与不接种对照相比,Va DREB1A在抗病品种中于接种后24 h和120 h显著下调,而在感病品种中于接种后120 h和192 h显著上调。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诱导小豆抗锈病过程中,Va DREB1A的表达与其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相似,分别于ACC处理并接种后24 h和192 h显著下调。上述结果说明Va DREB1A可能参与小豆对锈病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