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转移性骨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4

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转移性骨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4例。治疗组组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常规组行安慰剂+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22例(91.67%)显著高于常规组15例(62.50%),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selleck screening library,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3.55±0.8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4.52±0.9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转移性骨癌痛患者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癌性疼痛 是癌症患者治疗Smoothened Agonist的重要内容之一。TRP离子通道(TRPV1,TRPV4,TRPA1)在机体中枢神 经系统中与痛觉的形成及传导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络散结凝胶外用治疗 癌痛经济、安全有效。初步研究表明通络散结凝胶外用治疗癌痛主要通过缓解局部疼痛 、抑制局部骨组织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外周血ICTP和BAP的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而实现 。本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复制大鼠骨癌痛模也许型,采用四足动态承重测试系统、vonfrey 测痛仪、热刺激测痛仪、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免疫组化、ELISA等方法从疼痛行为 学、影像学、骨密度、背根神经节TRPV1,TRPV4及TRPA1的表达、脊髓炎性介质IL-1β和 IL-17基因的表达等不同层次深入研究通络散结凝胶外用治疗癌痛的中枢分子机制,为临 床治疗癌痛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观察腕踝针和电针对骨癌痛大鼠疼痛痛行为的影响及其在脊髓背角影响5-HT3A表达的作用机制。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