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1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6.0%的菌株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以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作为底物,分别有17、6、12、29、35、18、31株菌在5mg/LCCCP的条件下MIC值降低≥4倍,其中有56.0%的菌株同时对>2种的药物有明显的外排作用;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耐药菌株,而且也存在于敏感菌株,PD98059 molecular weight但CCCP对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oprM、mexB和mexR外排泵基因普遍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结论主动外排作用是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多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外排泵抑制剂在克服细菌的耐药性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一般,具有镇痛、抗感染、解热等功能的药物,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据统计,全球大约有5亿人在使用NSAIDs;在我国,NSAIDs的临床应用也十分普遍。同时,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本文旨在探讨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在结肠癌中的抗肿瘤机制www.selleckchem.cn/products/ldn193189.html及其与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的关系,为临床有效治疗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维生素D3作用于SW480结肠癌细胞系,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UNX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构建RUNX3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SW480结肠癌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维生素D3对转染前后的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