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53例诊断为AMI,74例为非AMI。血清MYO在AMI发作后快速释放入血,2 h开始上升,4~6 h达高峰,峰值较参考上限升高5~20倍,CK-MB与之相比,反应明显较慢;发病4 h内,MYO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5%、67.0%,CK-MB对应值则为51.0%、79.7%。结论MYO在心肌Cobimetinib临床实验细胞受损后具有快速释放的动力学特征,在AMI的早期,血清MYO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在溶栓治疗过程中,能迅速反应心肌再灌注情况,另外CK-MB的特异性较高;因此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排除,监测溶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类风湿因子(IgAC220分子量M-RF、IgA-RF、IgG-RF)、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型(IL-1RI)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实验诊断价值。方法对象包括RA患者94例,其中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各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其中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各20例GSK1120212小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20名(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血清IgM-RF、IgA-RF、IgG-RF、IL-1RI(ELISA定量检测)、CDK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RA活动期患者组与缓解期患者组比较CDK2、IgA-RF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