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血肿瘤指标包括CA125、NSE、SCC及CYFRA21-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DCR、ORR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其余的血肿瘤指标包括CA125、NSE、SCC及CYFRA21-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DCR、ORR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了CE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水平Talazoparib 花费可作为预测EGFR-TKIs治疗疗效的指标,与PFS关系并不确定。”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对漆姑草(Sagina japonica(Sw.)Ohwi)氯仿提取物进行梯度洗脱,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洗脱组分1和Epacadostat半抑制浓度2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漆姑草氯仿提取物中鉴定出59种成分,主要为烷烃和酯类,其中有40种成分在该植物中首次检出。”
“基于麻黄碱及伪麻黄碱衍生物的光谱及化学性质,设计并构建了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对关键光学元selleckchem件进行组合选择,以蓝光发光二极管为光源,BP 470和BP 530分别为光源滤光片和荧光滤光片,光电倍增管检测信号,并对电泳分离系统的缓冲溶液、分离电压等参数进行优化;以FITC为衍生试剂,10 mmol/L Na2B4O7+16 mmol/L SDS为缓冲溶液,12 kV电压下可实现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基线分离。

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3-KAT抑制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3-KAT抑制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引起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症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selleck HPLC控制10年12月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症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昏迷22例、9例患者出现偏瘫症状,4例躁动、阵发性抽搐等症状;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19例,磺selleck化学脲类加双胍类药物所致11例,胰岛素10例,磺脲类加胰岛素2例;新近诊断2型糖尿病,未经饮食及运动治疗,即投用足量降糖药物8例;胰岛素的不当10例;肾功能减退6例;同时口服降糖中药8例;其他10例。治不要疗后死亡3例。结论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症与多种因素所致,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采取下列措施预防:遵循的原则,用药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化;应做好宣教工作;老年患者或者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长效磺脲类降糖药,考虑用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定期检测糖血,根据血糖调整降糖药。

观察各组方案调整后的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趋势、血压、血脂、血糖变化情况及全部随访期的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各组方案调整后的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趋势、血压、血脂、血糖变化情况及全部随访期的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存活并完成1年随访,1例死亡。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2/12)vs.5.9%(1/17)vs.20%(1/5)。各组Scr及GFR在免疫抑制方案替换后均有所改善,其中Lo-C组在替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值比LBH589较替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F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罹患情况,Lo-C组在替换前后无变化;Lo-F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Venetoclax替换前糖尿病明显增多,而高脂血症减少;S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高脂血症明显增多。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剂量的钙调素抑制剂(CNI)或替换为西罗莫司(SLR)可改善肾功能,但相应排斥反应和代谢并发症的风险会加大,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仍须谨慎,并考虑个体情况和加强监测。”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介入微导管窦内溶栓治疗产后重MS-275细胞系型脑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11例产后重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微导管置入静脉窦血栓内,使用尿激酶溶栓。术后2周采用磁共振静脉造影(MRV)评价溶栓后静脉窦通畅情况。结果出院前11例患者腰椎穿刺时脑脊液压在200 mmH2O以下,MRV检查证实9例静脉窦主干完全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2例部分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部分代偿。9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改善,2例留有肢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嗜睡、四肢肌力增高或减低、神经病理征阳性。其中2例CPM是由于快速补钠引起,另1例可能与低血浆渗透压及糖尿病、腹泻等多因

主要表现为嗜睡、四肢肌力增高或减低、神经病理征阳性。其中2例CPM是由于快速补钠引起,另1例可能与低血浆渗透压及糖尿病、腹泻等多因素有关。经相应治疗后,意识均恢复正常,肌力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老年患者服用SSRIs后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以女性多见。快速纠正低钠在CP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应谨慎应用SSRIs,严格掌握剂量。若患者在开始服用SSRIs初www.selleckchem.cn/products/JNJ-26481585.html期出现无法解释的症状加重时应及时检查血钠并纠正,避免导致不可逆脑损害。”
“<正>帕罗西汀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由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强迫症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与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综述于后。1药物代谢学”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Cilengitide脑梗死溶栓再通患者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将66例经过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及溶栓后采集静脉血各1次,溶栓后2h、4h、6h、12h各抽取静脉血1次,IMA及常规血液检查。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白蛋白钴SP600125临床试验结合(al-bumin cobalt binding,1ACB)试验测定IMA的ACB值,ACB值越低表明IMA越高。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ACB值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ACB值开始降低,在溶栓后达峰值,而后呈上升趋势,溶栓后12h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AC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ACB值在不同时点、组间、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显著(P<0.01)。

结果:①PCI术后18~24h,阿托伐他汀组cTnI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 05),CK-MB两组间差异无统

结果:①PCI术后18~24h,阿托伐他汀组cTnI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CK-M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PCI术后18~24h,两组hs-CRP、TNF-α及IFN-γ均较术前进一步升高,但仅hs-CRP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两组IL-10均较术前升高,阿托伐他汀组升高较瑞舒伐他汀组明显(P<0.0selleck化学5)。结论:PCI术前给予80mg的阿托伐他汀比给予20mg的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地降低炎性因子hs-CRP的水平及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激酶Plk1通过磷酸化修饰PinX1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有丝分裂及凋亡的作用。方法:运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谷胱甘肽-S转移酶沉降实验了解Plk1与PinX1在体内外是否能AZD5363够相互结合采用;采用体内外磷酸化实验明确Plk1是否能够磷酸化修饰PinX1;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inX1磷酸化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及凋亡的影响。结果:Plk1与PinX1在体内外均能结合;Plk1在体内外均可磷酸化修饰PinX1;过量表达PinX1的非磷酸化突变体能够阻碍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过量表达PinX1的磷Tofacitinib MW酸化突变体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加(F=76554.133,P<0.001)。结论:Plk1与PinX1相互结合并通过磷酸化修饰PinX1阻碍细胞有丝分裂进程及促进细胞凋亡。"
“指出了大肠杆菌K12中存在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包含二组分系统、甲基受体趋化蛋白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质磷酸酶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以及二鸟苷酸环化酶与c-di-GMP磷酸二脂酶系统。目前单个系统的作用机制已经被证实。

结论丹参素、川芎嗪联合应用对心血管的效应有协同作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荧光材料,具有苯并吡喃酮环状结构,环上取

结论丹参素、川芎嗪联合应用对心血管的效应有协同作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荧光材料,具有苯并吡喃酮环状结构,环上取代基对荧光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Pechmann反应和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三个3位或4位取代7-羟基香豆素,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反应快速,操作简便,产品收率较高。”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耐确认细节受性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PK)信号转导与正常健康同龄大鼠有无差异,研究其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易感性。方法:获取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并随机选取获取的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10只及随机选取正常同龄大鼠20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大鼠予预缺血3min,再灌注3天后给予2h的MCAO,再灌注22h后处死;子二代组MCAO气虚Selleck血瘀证大鼠予预缺血3min,再灌注3天后给予2h的MCAO,再灌注22h后处死;假手术组正常大鼠利用假手术(SS)代替预缺血,SS 3天后给予2h的MCAO,再灌注22h后处死,模型建立后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缺血脑组织ERK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差异(P<0.05)。组间比较,子二代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哪里损缺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的ERK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及子二代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子二代组的ERK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CAO气虚血瘀证大鼠子二代与正常同龄SD大鼠相比,对脑缺血的耐受性及修复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其ERK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有关。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方法收集130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没有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23%,抗菌药物总使用例次为466例,使用例次占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33.47%)、已经三代头孢(15.02%)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14.3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吡肟、头孢呋辛、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使用不合理;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帕珠沙星和头孢替安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使用较为合理。结论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因素,但仍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实现抗菌药物有效、安全、合理应用。”一般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劳务工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工业区集体食堂14所、830名劳务工进行膳食调查;用记账法获得每个集体食堂的调味品的消费量,连续3d 24h回顾法获得每个调查对象各类食物的进食量,与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intakes,RNIs)、2002年广东Cobimetinib省居民膳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深圳市劳务工的膳食营养状况。结果每标准人日摄入畜禽类、食用油、食盐分别为124.0g、28.1g、7.8g,均高于推荐食物摄入量;水果、鱼虾类、奶类摄入量分别为39.3g、17.4g、23.2g,低于推荐食物摄入量。每标准人日摄入能量2 566.0kcal,占RNIs的107.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分别为75.8g、73.3g、389.0g,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2.0%、26.3%、61.8%。

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hFGF21蛋白可以促进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结论】利用PVX病毒载体,在本氏烟草中表

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hFGF21蛋白可以促进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结论】利用PVX病毒载体,在本氏烟草中表达的重组hFGF21蛋白具备生物活性。”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提高头孢曲松钠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3-2011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并对785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NVP-BKM120 NMR不良反应涉及全身、神经、循环、呼吸、泌尿、皮肤等多器官多系统。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和面神经损伤为新的不良反应,之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结论:应对头孢曲松钠的严重的、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不合理使用,快速静滴和对青霉素及其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是头孢曲松钠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应预测风险,提前预防。”
“T-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之一,是毒性非也许常强的一种真菌毒素。是谷物和谷类食品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较大。目前,T-2毒素对人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T-2毒素的产生、理化性质以及检测方法,特别是对T-2毒素的毒性研究展开探讨,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细一般胞免疫毒性作用与机制,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考察了0.05~1μmol·L-1浓度范围内的DEHP对THP-1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DE-HP对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1~50μmol·L-1DEHP对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

结论:丁酸钠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caspase-9,启动细胞凋亡环节,从而激发下游的效应caspases,诱导HT-29细胞

结论:丁酸钠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caspase-9,启动细胞凋亡环节,从而激发下游的效应caspases,诱导HT-29细胞凋亡。”
“为研究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pcDNA3.1 in NIH3T3阴性对购买抑制剂照细胞株和过表达prosaposin的Psap-Myc in NIH3T3细胞株为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联合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法检测血清饥饿状态下pros分子量aposin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靶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prosaposin可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提高AktSer473的磷酸化水平,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27KIP1的表达,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从G1→S期进展;诱导survival基因cIAP1、cIAP2的表达,促进细胞存活。这些结果提示,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分子进行的。

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较好,与单纯口服沃丽汀相比,能缩短病程,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安全、有效

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较好,与单纯口服沃丽汀相比,能缩短病程,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安全、有效。”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SLC)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selleck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水林佳(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105 mg(3粒),每日3次,连服48周;对照组44例单服拉米夫定48周。于治疗第12周、第24周、第48周及停药后24周selleck合成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志物(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丙氨酸转氨酶(ALT)等,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48周及停药后24周ALT的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SA HADC半抑制浓度<0.05);观察组治疗第12周、第24周、第48周及停药后24周的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更有效地提高ALT复常率和HBeAg阴转率,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且不良反应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