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组织MAL2和IGF-1R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 T 细胞分化蛋白 2(mal T-cell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2,MA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营口市中心医院 2015 年 3 月~ 2016 年 3 月收治的 131 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MAL2 和 IGFAutophagy Compound Library nmr-1R 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MAL2 和 IGF-1R 蛋白水平与不同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并采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 MAL2(77.86%),IGF-1R 蛋白(80.15% ) 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17.56%,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82,90.540,均 P<0.05);在不同乳腺癌 TMN分期以及分化程度上 MAL2 和 IGF-1R 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_(MAL2)=33.545,16.188,χ~2_(IGF-1R)=6.533,12.422,均 P < 0.001)。131 例乳腺癌患者随访期间,预后较差患者 59 例,预后良好患者BIBW2992 MW 72 例;预后较差组患点击此处者MAL2(94.92%),IGF-1R(91.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36.11%,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0,8.727,均 P<0.05)。中低分化、III ~ IV 期、MAL2 蛋白阳性表达和 IGF-1R 蛋白阳性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L2 和 IGF-1R 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且与乳腺癌患者 TMN 分期和分化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已被大量Selleck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在多种恶性或者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并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其被认为可能具有作为诊断或判断肿瘤预后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治疗靶点的潜力。该文对LINC01614在恶性此网站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赤芍抗胃癌的作用机制

本文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及分子对接技术对中药赤芍抗胃癌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通过selleckchemTCMSP数据库平台及文献检索筛选赤芍有效成分和药物所对应靶点,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补充并采用Uniport数据库将靶点名称转化成基因名,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赤芍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利用OMIM和GeneCard数据库查询胃癌疾病相关靶点。将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通路和GO富集分析并构建赤芍关键成分-作用靶点-通络网络。使用AutoDock Tools 1.5.6对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PyMOL进行可视化处理。http://www.selleckchem.com结果显示,共筛选出31个赤芍活性成分,其中关键成分包括baicalein、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和salicylic acidMetabolisms tumor等15个通过PPI网络筛选出17个潜在治疗胃癌的关键疾病靶点,包括ALB、AKT1、IL6和TP53等;赤芍可参与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药物反应及核糖核酸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调控癌症、TNF及HIF-1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胃癌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中药赤芍关键成分与AKT1、ALB、IL6、TP53和VEGFA靶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作用。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揭示了中药赤芍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相互作用来发挥抗胃癌疾病的作用机制,为赤芍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18)F-FDG PET/CT协助诊断胃癌成骨性骨转移3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胃癌成骨性骨转移的临床及预后、~(18)F-FDG LGX818 molecular weightPET/CT检查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例胃癌成骨性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对同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胃癌成骨性骨转移常伴有ALP、CA19-9、CEA水平升高及低钙血症,预后差,椎体为最常见转移部位(100%),在PET/CT上可表现为FDWnt/beta-catenin抑制剂G高代谢THZ1浓度结节或弥漫性骨质硬化伴稍高FDG代谢。结论:胃癌成骨性骨转移少见,首发症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8)F-FDG PET/CT有助于明确原发病灶及提高成骨性骨转移的诊断检出率。

天门冬水提物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研究天门冬水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结肠癌HCT116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EdU/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天门冬水提取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AnnSGC-CBP30说明书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Real-timePCR检测基因p53和Bax的mRNA水平。结果天门冬水提取物处理HCT116细胞24h后,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贴壁不牢,出现不同程度ATM Kinase Inhibitor化学结构核固缩。天门冬水提取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CT116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集落形成实验、EdU/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提示天门冬水提取物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Real-TimePCR的结果显示天门冬组凋亡基因p53和BaxmRNA高表达。结论天门冬水提物可导致凋亡基因p53和Bax的mRNA高表达从而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

美国癌症中心建筑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www.selleck.cn/products/cb-839.html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而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位居全球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Selleck重视癌症防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或者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至46.6%以上。

肺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CT定量参数及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肺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的CT定量参数及影像学特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腺还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IA组(n=36)和IAC组(n=44),分析两组患者的CT征象,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肺窗平均CT值、纵膈窗最大径、纵膈窗最大径的垂直径、纵膈窗病灶体积、肿瘤影消失率指标鉴别IAC和MI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IAC组和MIA组CT影像中的病变位置、病灶形态、空泡征、肺瘤界面差异无统计Ulixertinib分子量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症、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C组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纵膈窗最大径、纵膈窗最大径的垂直径、纵膈窗病灶体积均高于MIA组(可能P<0.05),肺窗平均CT值和肿瘤影消失率低于MIA组(P<0.05);ROC曲线显示,CT定量参数中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的是纵膈窗病灶体积,然后依次是纵膈窗最大径、肿瘤影消失率、肺窗病灶体积、肺窗最大径的垂直径、纵膈窗最大径的垂直径、肺窗平均CT值、肺窗最大径。结论 当病灶影像学特征具有胸膜凹陷症、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时,IAC的可能性大,纵膈窗病灶体积和纵膈窗最大径鉴别IAC和MIA价值较大。

单向式胸腔镜基底段切除术352例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 分享单向式胸腔镜解剖性基底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已经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4月于四川时间大学华西医院行胸腔镜基底段切除术3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6例、女256例,中位年龄50(26~81)岁。全组患者均通过胸腔镜手术,经叶间裂或肺下韧带入路,采用CYT387说明书单向式思路结合“干-支法”完成各基底段解剖性切除。结果 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孔手术49例、两孔手术3例、三孔手术300例,无增加切口或中转开胸者,无中转为肺叶切除者。中位手术时间118(45~34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5~500)mL,中位术后引流时间2(1~22)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2~24)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6例、术后漏气时间>5 d或胸腔引流时间>7 d 18例、脑梗死1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胸腔镜下采用单向式方法完成解剖性基底段切除术思路清晰,安全可行。

74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

<正>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伴随着低剂量螺旋 CT(LDCT)的 广 泛 应用,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肺亚厘米结节的检出率也随之上升。本文回顾性分析74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购买LOXO-101医生提供参考。

低钠血症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肺癌患者158例,根据患者血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组32例、正常血钠组126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并分析低钠血症对老年肺癌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 两组肿瘤类型、卡氏评分(KPS)、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及吸烟年限比较差AR-13324小鼠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正常血钠组(P<0.05)。正常血钠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低钠血症组(P<0.05)。对可能影响肺癌生存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低钠血症、小细胞肺癌及高龄(≥80岁)进入回归模型,为影响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可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疗selleck化学FK866花费,同时影响患者生存情况,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患者低血钠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可能具有正向作用。